
歡迎來到丹東賽司特節能環保機電有限公司!
2021年,將是生態環境監測“十四五”的開局之年,在生態環境總思路“提氣、降碳、強生態,增水、固土、防風險”指引下,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、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。
在土壤和地下水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間,將構建重點區域質量監管和“雙源”(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和重點地下水污染源)監控相結合的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,以及構建土壤和地下水協同監測、管控的土壤環境風險管控體系。以掌握全國土壤環境狀況變化趨勢為目的的國家土壤環境監測,將網格化覆蓋我國陸域全部土地利用類型和土壤類型,國家土壤監測點位數量將保持在8萬個左右。
在大氣環境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間,國控點位數量從1436個增加至2000個左右,將改進空氣質量評價與排名規則,排名范圍擴大到全部地級及以上城市。研究開展主要污染物濃度三年滑動平均值評價,降低氣象條件波動對評價排名結果的影響。
O3與PM2.5協同控制迫在眉睫,區域聯防聯控與重污染天氣應對成為常態。深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的需求,需要構建更加完整、全域覆蓋、全要素覆蓋的大氣立體監測體系。O3與PM2.5協同控制需要在現有城市、區域監測網絡(包含常規空氣站和組分網站,以及省/市/區/縣級監測站)的基礎上,依靠更精準、痕量級、快速響應的在線監測儀表和區域立體監測設備,掌握前驅物生成條件、衍生過程、區域傳輸關系、健康安全影響等,為實現O3與PM2.5協同管控提供科學數據支撐。
在大氣污染重點城市、污染傳輸通道,大區域大尺度范圍內監測PM2.5、NOx、O3、VOCs、重金屬、離子元素等監測因子將根據區域實際情況被積極采納。對于高速道路、港口、機場等交通樞紐移動排放源,開展必要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,建立道路交通監測網絡。固定源、移動源、面源全部涵蓋,污染源企業、城市、區域全域覆蓋,地面、近地面立體遙感,為實現精準治污提供有效污染物分布、通道傳輸等數據,助力實現有效溯源,精準治污。
現有的監測網絡以常規六參數為基礎,重點區域也陸續建立了組分監測站點,但總體數量不足,監測污染物的種類較少,部分設備時效性不強,并不能滿足光化學污染反應機理等研究的需求。因此,擴展監測污染物的種類,如增加溫室氣體、元素分析、中間物監測等,發展時間分辨率高的監測設備,研究各類污染物在污染過程中的生成、轉化、傳輸,研究復合型污染的形成機理,將是一個主要任務。
另一方面,國家空氣監測城市站的設備更換周期為5-8年,《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(2020-2035年)》中對于下一階段的建設任務要求中也提及了監測網絡往鄉鎮、農村發展,并加強交通路邊站的建設,常規參數的監測設備前景廣闊。隨著環境空氣質量的持續向好,對監測設備的量程、檢出限、精密度的要求會更高。因此,改進常規參數監測設備性能指標,甚至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實現突破,將會是監測設備生產商競爭的主要方向。
我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長期目標和愿景已經明確,為應對氣候變化、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明確了目標、指明了方向,注入了強大動力,為整個環境監測帶來新的技術突破、市場需求。結合連續自動監測和遙感監測手段,依托現有大氣監測城市站點或區域站點,逐步增加CO2等溫室氣體指標,探索開展城市和區域溫室氣體濃度監測,并納入到常規監測系統中。
衛星遙感監測作為大尺度的監測手段,在污染傳輸監測、整體環境評估等方面優勢明顯?,F階段,衛星遙感對于近地面的監測并不理想,對于氣溶膠的監測易受氣溶膠形狀、組分的影響而產生偏差。因此,發展“地空協同監測,以地基監測數據對遙測數據進行統計修正,以遙測結果指導地面監測,污染物溯源、治理,以遙測數據對區域環境空氣的模型分析、預測預警等進行二次修正”的綜合應用,可作為環境監測和管理類綜合項目的主要思路。
在水環境方面,統籌流域與區域、水域與陸域、生物與生態,逐步實現水質監測向水生態監測轉變?!笆奈濉睂⒃谌珖膊荚O3646個國控斷面,點位覆蓋全國重要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、重要水體省市界、地級及以上城市和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?!笆奈濉眹业乇硭础?+X”方式進行監測,按“5+X”方式進行評價,進一步完善國家地表水監測及評價方式,優化監測資源配置,給環境監測帶來持續的市場需求,為技術改進、質控升級帶來動力。水環境領域在流域生態監測、面源污染監測、預警監測等方面不斷拓展,開展持久性有機污染物、抗生素和內分泌干擾物等新型污染物、水源涵養地、背景斷面、質控比對等手工監測,推動生物多樣性、健康安全指標、環境DNA/指紋等生態指標的實施,監測方式的多棲發展、創新技術不斷拓展應用,促進水環境質量監測逐步實現生態監測。
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,在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方面,BOD5、生物毒性儀等生物法的監測手段有較大市場需求。在黑臭水體監測方面,占地面積小,可監測透明度、溶解氧、氧化還原電位、氨氮等參數的一體化監測設備有較大的市場需求。此外,分析速度快、準確度高、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、少試劑或不用試劑的監測方法,切實有效的廢液處理裝置、滿足儀器儀表分析使用的高效預處理裝置、可使用清潔能源的分析系統都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在線留言
ONLINE MESSAGE
友情鏈接: 沒有相關記錄